会计云

王****

发布于2024-03-07 18:44:27

78290

将土地开发成住宅楼对外出售, 那住宅楼的成本=21w+33w=54w?还是只是33w? 住宅楼的可变现净值=65w-9.8w=55.2w 所以住宅楼是否发生了减值?能帮忙解答一下吗?谢谢老师 我的理解:因为产成品(住宅楼)如果发生了减值,对应的材料(土地)必然会发生减值,本题中,土地是没有发生减值

会计云

回答于 2024-03-07 18:54:17

衡量土地是否减值要看土地建设为住宅以后,住宅是否整体发生减值。650-(210+330+98)>0,说明未减值,所以土地也没有减值。

1****

提问于2024-03-08 18:30:18

那为什么资产负债表中是以可变现净值来列示?而不是初始成本210来列示?

会计云

回答于 2024-03-08 18:51:05

没有看到资产负债表,截图发上来。

1****

提问于2024-03-08 20:18:27

这个题目问的不是资产负债表所列示金额吗?我不理解为什么以现值而不是成本列示

1****

提问于2024-03-08 20:30:46

谢谢老师,我明白了,未发生减值,资产负债表还是以成本计量。

会计云

回答于 2024-03-08 21:15:39

好的,有问题再沟通哈

推荐问题

单位给个人代缴的社保费用(挂靠),个人把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的社保费,全额转入单位……
你好,预算会计不需要记账。该业务属于代收代付性质,不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拨款收支,未发生预算资金的收入或支出,因此仅需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不做处理。从您提供的记账凭证,左侧记账凭证,代表收到个人转入的款项,反映代收款项的义务,后续缴纳社保时,财务会计再冲销负债,最终不影响单位的净资产,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仅核算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代收代付的资金未纳入预算,不属于“预算收入”或“预算支出”,因此无需通过预算会计核算。
你好,预算会计不需要记账。该业务属于代收代付性质,不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财政拨款收支,未发生预算资……

2025-10-14 10:01:48

王爱国的专项附加扣除5.4万,张爱民的附加扣除6万,为什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
你提到的“1.248”万元,是年度汇算清缴时的专项附加扣除总额中未在预扣预缴阶段完全扣除的部分。<br><br>王爱国和张爱民每月工资相同,专项附加扣除也分别按5.4万和6万计算,但他们在每月预缴个税时,可能因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未完全填列或系统分摊不足,导致部分扣除未及时体现。  <br><br>到了年终汇算时,税务系统会统一核算全年应扣除金额(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将剩余未扣除部分补扣。因此出现 “减去1.248万元”,实质是补扣了之前未在月度预缴中体现的专项附加扣除。<br><br>> 说明:1.248万元不是额外费用,而是专项附加扣除的差额补扣,属于正常个税汇算流程。
你提到的“1.248”万元,是年度汇算清缴时的专项附加扣除总额中未在预扣预缴阶段完全扣除的部分。<br><br>王……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配套视频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配套视频》

2025-09-30 10:33:56

为什么我和老师的操作一样,税额不一样呢,老师的王爱国税额是9104,我的是21292,老……
你和税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br>1. 收入或成本数据不同:虽然操作流程一样,但你们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等基础数据可能不一致。  <br>2. 纳税调整项差异:的“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弥补亏损”可能不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br>3. 税率或扣除标准不同:如专项附加扣除、经营所得减除费用等未同步设置。  <br><br>建议核对你们的收入、成本、纳税调整额是否一致,尤其是“纳税调整增加额”(你的是142000)是否与相同。
你和税额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br>1. 收入或成本数据不同:虽然操作流程一样,但你们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配套视频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配套视频》

2025-09-30 10:11:03

老师,我想问一下先进先出法这一题后面结存的70件算的单位成本为什么用2455.3÷250,而……
结存70件的单位成本为何用 2455.23÷250 ,而非 2455.23÷70 ”
 
先进先出法的核心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所以结存的存货归属要先看“哪些批次的存货没被发出去”。
 
- 题目中,年初库存有 200 件(成本 2000 万元),6月1日购入 250 件(总成本 2455.23 万元)。
​
- 后续发出存货时,先把年初的 200 件发出去(1月31日发 150 件,6月6日发 50 件,年初库存就发完了);接着发6月1日购入的 250 件(6月6日发 150 件,11月12日发 30 件)。
​
- 最终结存的 70 件,全部是6月1日购入的存货中“没被发出去的部分”(因为年初库存已经发完了)。
 
所以,结存的 70 件属于“6月1日购入的 250 件”这个批次,单位成本自然要用该批次的总成本÷该批次的总数量(即 2455.23÷250 ),而不是“总成本÷结存数量”( 2455.23÷70 是错误的,因为结存的只是该批次的一部分,不是该批次的全部)。
 
二、关于“如果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为何用‘ 250 - 70 ’件”
 
发出存货的成本,本质是“所有发出的存货的总成本”。由于结存的 70 件是6月1日购入批次中“没被发出的部分”,那么该批次中“被发出的数量”就是“总购入数量 - 结存数量”(即 250 - 70 )。
 
结合先进先出法的“批次发出顺序”,发出存货的成本需要分两部分计算:
 
1. 年初库存发出的成本:年初库存共 200 件,全部发出(因为后续发6月1日的存货时,年初库存已经发完了),成本为 2000 万元。
​
2. 6月1日购入批次发出的成本:该批次总数量 250 件,结存 70 件,所以发出数量为 250 - 70 = 180 件,单位成本是 2455.23÷250 ,因此这部分成本为 180×(2455.23÷250) 。
 
最终,发出存货的总成本 = 年初库存发出成本 + 6月1日购入批次发出成本。
 
三、关于“期初的总数量和总成本是否需要考虑”
 
必须考虑!先进先出法是“先发期初库存,再发本期购入”,所以期初的数量和成本是计算“发出成本”和“结存成本”的基础。
 
以本题为例:
 计算发出成本时,先算“期初库存发了多少、成本多少”;再算“本期购入的发了多少、成本多少”,两者相加才是总发出成本。
​
结存70件的单位成本为何用 2455.23÷250 ,而非 2455.23÷70 ” 先进先出法的核心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

2025-09-28 23:32:04

老师,可否详细解释一下,题库-章节练习-税一-第三章计算题的第二题的全部小题。
当然可以,但需您提供具体题目内容。因无法查看平台题库,请您将该计算题第二题的所有小问完整描述出来,我将立即为您精准解析解题思路与步骤。
当然可以,但需您提供具体题目内容。因无法查看平台题库,请您将该计算题第二题的所有小问完整描述出来,我……

2025-09-28 22:32:44

我要提问

每个问题请间隔5分钟,未购课仅能提交3次问题

最多上传三张图片

重置

提问

  • 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9:00-21:00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客服 QQ客服
    在线咨询

    QQ客服

    495839402

该章节不能体验试听

赶紧报名加入,一起学习吧!

请联系老师
请联系老师
QQ客服

QQ客服

QQ客服

495839402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13375152340

电话客服

电话客服

电话

13375152340

9:00-21:00

二维码